清明節的起源,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“墓祭”之禮,后來民間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掃墓,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。本來,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,到了唐朝,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。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,約在清明前后,因兩者日子相近,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。 到了唐玄宗時,下詔定寒食掃墓為當時“五禮”之一,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,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。
只要一提起清明節,就想到杜牧寫的一首詩:“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借問酒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!痹谇迕鞴澾@一天里,人們都要去踏青、掃墓。我也不例外在這一天里,我的媽媽就帶著我和外婆一起去綠色莊園踏青。
我剛進綠色莊園,滿眼的綠色進入了我的眼球,綠色的草,綠色的樹葉······除了這些,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,紅的,黃的,白的······非常的美麗,這些好像給大地披上了一件新衣。清明也說明春天到了。在這里,我也給自己許下了一個愿望: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。我知道憑借這一點是不能夠實現的,所以我要從實際出發,完成我的夢想。